近期我国各大油茶种植主产区相继进入油茶采摘季,现在跟随小编一起来认识油茶籽油的工艺流程吧!
生产工艺:采收茶果➝贮藏➝烘干➝清理除杂压榨工艺:剥壳➝蒸炒➝压榨制油➝毛油除杂过滤精练工艺:脱胶➝脱酸➝水洗➝脱色➝脱臭➝冬化➝过滤其中烘干过程为油茶加工的第一道关键程序,对油茶品质、出油率和油脂的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。
油茶的季节性很强,从成熟到油茶果开裂只有10天左右的时间,采收油茶应在油茶果成熟期的前3天开始,到成熟后7天采收完,即“霜降前三后七”原则。采收过早茶果未充分成熟,此时含水分高,含油低,影响出油率。采收过晚,油茶果开裂果实散落,会导致霉烂造成浪费。普通油茶中的霜降种群,一般在10月中下旬成熟,寒露种群则在10月上旬成熟。
接下来重点说说油茶加工程序及烘干的关键步骤、注意事项及油茶烘干机的选择:
油茶果采收回来后,需要贮藏5-6天,以促进油茶果后熟和果壳开裂,提高油茶果的含油率。采用自然风干晾晒的方式,将油茶果摊到平地上,经常翻动并除净杂物。晾晒到一段时间后,可借手感判断,能微微用力掰开的油茶果含水率在19%以上,稍软些的油茶果含水率在16%以上,可以用力掰开的含水率在12%-13%左右,需要使劲才能掰开的含水率在11%左右,指甲才能抠开的含水率在8%左右,最理想的压榨含水量在8%左右。
收获后的油茶籽如果含水量过高,果壳疲软不易破碎,塑性大,压榨容易泻料。因此,应对含水量过高的油茶籽进行烘干,使其水分不超过13%,以便脱壳和轧胚。茶籽烘干在榨油加工中很重要,茶籽烘干的好坏,对出油率有直接影响。
油茶籽的烘干主要过程:
1、预热阶段:开启加热系统和循环风机,关闭排湿风机,该阶段要控制在1-2小时之内,将烘干房内的温度提升至40℃左右;
2、恒速干燥第一阶段:排湿风机开启,温度控制在40℃-45℃,此阶段主要去除表面游离水;
3、恒速干燥第二阶段:该阶段将温度烘干区间控制在45℃-55℃之间,该阶段排湿风机的开启时间及温度的控制极其重要,温度大低或大高都不利于茶籽水份的散发;
4、降速干燥阶段:该阶将温度烘干区间控制在55℃-65℃之间,控制排湿风机开启,该阶段低于55℃会加长烘干时间,导致烘干成本过高,高于65℃影响茶籽品质;
5、均匀干燥阶段:该阶段关闭加热系统,利用烘干房内的余温保温两小时,使烘房内茶籽干度均匀一致。
经过这几个阶段,油茶籽的水分含量基本达到8%-10%,接下来鉴别茶籽的干燥度可以用湿度仪检测,或者凭借手感进行判断。